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今年以来,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相互促进,千方百计拓展就业岗位,支持鼓励创业,改善就业结构,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职工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多举措促就业保民生
第一师阿拉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聚焦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通过援企稳岗扩就业、持续开展“10 n”线上线下招聘活动、落实就业补助资金政策、畅通失业人员就业援助渠道等方式,推进就业工作提质增效。师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人力资源市场科科长镐冬梅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师市城镇新增就业11548人,失业再就业3606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900人。
目前,第一师阿拉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开展“10 n”线上线下招聘会131场次,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免费为困难群体提供就失业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助力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同时,在阿拉尔市城区3个街道、九团梨花镇、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大厅建设5个就业创业服务站,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掌握就业信息。
推动就业向基层延伸
阿拉尔市青松路街道就业创业服务站探索实施就业新模式,打造家门口的服务站。服务站位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站式”服务大厅内,设置窗口服务区、就业洽谈区、自助服务区、阅读休闲区4个区,依托兵团就业信息资源库和就业工作平台、兵团公共就业网、微信公众号等载体,结合入企摸岗位、入户摸需求服务,建立“一人一档”,实现大数据精准匹配供需,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同时,在大厅led大屏上长期滚动播出岗位信息。服务站积极探索“党建 就业”“大数据 铁脚板”服务模式,为辖区241家市场主体、20个居民小区、1090个商业网点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
青松路街道就业创业服务站工作人员木纳瓦尔·吐逊说:“服务站设立以来,帮助6832名劳动者实现就业;针对性开展就业帮扶50余次,帮助200余名退役军人、30名高校毕业生、33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为683名灵活就业人员申请灵活就业社保补贴300余万元。”
新疆道格拉斯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品检车间验布工韩全德,就是通过青松路街道就业创业服务站找到了工作。今年4月,他顺利通过公司应聘,试用期过后,他决定留下来。“离家比较近,工资还可以,所以选择了这个岗位。”
产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产业,像韩全德这样依托第一师阿拉尔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找到就业岗位的还有很多。“线上线下招聘会和就业创业服务站帮助企业解决了用工难题。我们全年通过这两种方式共招录员工300多名,给企业稳岗带来很大的帮助。”新疆道格拉斯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综合办主任赵亚强说。
回乡创业趟新路
创业是一种更为积极的就业,不少人抓住阿拉尔市加快建设南疆兵团中心城市的机遇,选择自主创业。
去年,家住十团昌安镇八连的谭荩妃辞去外地的工作,毅然选择回乡创业。“主要是考虑到这两年家乡发展迅速,开通机场、火车站,交通很便利,城市建设得也很好,再加上兵团农业基础好,像给牛提供饲草料方面,在成本上就有优势,农副产品销路也比较广,所以选择养牛。”谭荩妃说。
经过多方考虑,谭荩妃决定创办新疆阿拉尔市春满园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肉牛养殖,去年修建好了牛舍、仓库等设施,今年5月引进首批肉牛。“起初资金有困难,团里提供贴息贷款,团里还发放饲草料补贴、繁殖母牛补贴,给我们提供技术指导、做日常防疫检疫,提供免费口蹄疫苗等。现在合作社慢慢步入正轨,我们在创业路上更踏实、走得更稳。”
目前,合作社共有6名成员,均为十团昌安镇八连职工,肉牛存栏量112头,首批肉牛在春节前出栏。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职工群众安居乐业离不开就业的兜底保障。师市将进一步完善就业优先政策,继续依托师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月”等系列招聘活动,加强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黄月天 赵旭斌)